English

如日之升 如松之盛

1998-11-26 来源:光明日报 朱文相 我有话说

近日,由文化部主办、中国戏曲学院承办的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第一、二届学员合作演出的10台学习汇报演出剧目,正陆续与首都观众见面。学员们的成长也受到社会各界的垂爱与关注。

回顾开班两年多来,在中央及各级领导的直接督导下,在各剧院团和学院内外众多导师、专家的鼎力支持以及文艺界、新闻界、教育界和广大戏曲爱好者的盛情襄助下,学员们在德艺两方面都有较明显的提高。以这次演出而论,大家不争戏码、名次;互为主角、配角;同一主要角色由几个演员连袂分担;学院表演系的大学生和附中的学生,认真严肃地为大哥大姐们甘当群众演员;京津两地的学员所在剧团也为演出提供充分的人力、物力支援。这一切都是贯彻江泽民主席为中国戏曲学院题词暨该班指导方针“德艺双馨,继往开来”的体现。

这种英才的高层次成人教育,在现代戏曲史上,有不少成功的经验可循。如文化部曾委托中国戏曲研究院,于1955年至1957年举办过三届戏曲演员讲习会。第一届学员有常香玉、李桂云、王秀兰等共68名;第二届有陈伯华、严羲、阳友鹤、许倩云等来自30个剧种的300人;第三届分别在上海、广东两地同时举办,学员有严凤英、尹桂芳、罗品超、靓少佳等360余人。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和观摩演出,这些学员都成为五六十年代戏曲继承与改革的中坚力量。当然,这些讲习班都是短期的。至于举办高级戏曲表演人才研究班,则是现代戏曲史上的一个创举。本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培养出来的优秀人才,他们已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做出突出的成绩,且有较高的社会知名度。这一代后起之秀,特别是尖子演员,是名副其实的跨世纪的希望之星,是21世纪前期弘扬戏曲的中流砥柱。继往开来的重任,历史地落在他们的肩上。研究班的办学宗旨乃在于把戏曲艺人型的新星,造就成有德有艺、有学有术、能继承、能创造的戏曲学人型的英才,以适应创造编、导、表、音、美高度综合的完整的戏曲演出艺术———这一民族化升华和现代化发展的大趋势。因而,其教学方向应是“一深、一广、一高”,即通过向表演艺术家学戏,深化舞台表演造诣;通过文化理论学习,广开艺术眼界;通过戏曲角色创造的研习与新戏的排演,提高艺术创造的素质和能力。其教学方式,采取半脱产的三年学制,每年集中若干个月,学习文化理论。学戏则细水长流。实习与本人所在剧团相结合。期满成绩合格者发研究生毕业证书。有的学员刚入学时,只抱着“镀金”(拿文凭)或“搂戏”(丰富上演剧目)的想法,因此,怕学文化理论耽误练功、学戏和演出,甚至把当演员与当学者对立起来。经过一个阶段的适应和调整,尝到了学习的甜头,坚持有学与有术并重,继承与创造结合,政治上要求进步的则越来越多了。

三年的时光,转瞬即逝。机不可失,时不我待。借此,我想提三点建议以供参考:

其一,建议研究班的学员们记住这样两句话:“前半生不要怕、不要躁;后半生不要悔、不要骄。”如果学员们能通过三年的研究生学习,制定出一个切实可行的、适合自身条件和特点的艺术发展规划,并且踏踏实实、锲而不舍地去实现它,努力变摹仿型为创造型演员,那么,就有希望走入新世纪表演艺术家的行列。也希望学员们所在的剧院团,为他们创造多排新戏、多演出的条件。

其二,现在的媒体和观众,尤其是评论界,对这些青年演员褒奖有余而策励不足。长此以往,也有“捧杀”之虞。建议多搞一些小型的演员、观众、专家三结合的恳谈会,使演员“兼听”而“常省”。

其三,建议借此东风,继续举办地方戏优秀演员研究班以及编剧、导演、音乐、舞美、管理、师资等研究班,把星星之火撒向全国,以成弘扬戏曲的燎原之势。

祝愿戏曲英才们如日之升,如松之盛!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